我校学子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喜获佳绩
本网讯(通讯员 刘向明)近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在南昌大学落幕,我校5支参赛队伍共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全省高校中名列第四,这也是我校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
团队成员讨论现场
本次竞赛共有来自全国近500所高校的1900余支代表队参赛。比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于9月至11月在线上进行。我校选拔了17名学生组成5支队伍参赛,分别参加了命题类创新作品、自选课题类创新作品和大学生物理实验讲课比赛三个类别的比赛。经过初审、网评、复赛答辩等环节激烈角逐,由朱瑜、方芳老师指导的陈乐同学的讲课作品“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获得全国一等奖;由熊小勇、周震老师指导的潘依唯同学的讲课作品“薄凸透镜焦距的测定”,由刘显明、朱瑜老师指导的刘奕雯等同学的命题类作品“利用弹簧振子的弱阻尼振动测量流体粘滞系数”,由刘三军、李超老师指导的陶泽浩等同学的命题类作品“基于升球法的全自动粘滞系数测量装置”均获得二等奖;由马大柱、张源老师指导的龙茂广等同学的自选类作品“寻光太阳能智能路灯”获得三等奖。
陈乐初赛录制现场
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的陈乐同学告诉记者:“我的选题是‘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课题,难度较大。准备课题时,我从图书馆借阅了20余本与该课题相关书籍查阅,每天反复地练习演讲稿和模拟实验,不断和老师同学探讨问题,同时也吸取了初赛中专家给出的建议。通过备赛中大量的阅读、反复的实验和与老师同学讨论,对我巩固物理基础知识和提升综合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
朱瑜老师指导学生的竞赛作品和录制
指导老师朱瑜告诉记者,“我们参赛一共花了近五个月时间。针对决赛的答辩环节,我们在赛前训练准备了30余个与实验相关的专业问题,进行反复模拟训练,在训练中发现新问题,师生又相互探讨,以求达到精益求精来提高作品质量,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决赛前夕。所以面对决赛专家提出的专业问题,学生现场对答如流,表现突出。指导大赛参赛队伍也给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实验教学经验的平台。”
针对此次比赛,主教练左安友老师表示,本次比赛我校成绩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全省仅有八所高校获得一等奖,我校位列全省第四,前三分别是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这是学院以竞赛课题为切入点,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学生能力的一种可持续的特有培养模式的体现。
参赛队伍合影
据悉,本届比赛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主办,由南昌大学承办,《物理实验》杂志协办,大赛旨在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竞争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素质,竞赛搭台,教学唱戏,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着力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责任编辑 李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