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讲堂:浙江大学人类学教授庄孔韶来我校讲学
浙江大学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庄孔韶做客我校讲学
讲座现场
本网讯(记者 周瑜 黄珊珊 魏倩/文 艾维斯/图)5月7日上午,浙江大学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庄孔韶做客我校艺术学院,并于当晚在该院四楼会议室作了题为“不浪费的人类学——理念、方法与实践”的专题学术讲座。民族研究院院长谭志满,法学院党委书记刘伦文,艺术学院院长金晖同我校师生代表近百人听了讲座,讲座由谭志满主持。
庄教授围绕人类学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展开讲座。他指出,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本质的学科,人类学有着深刻的含义、具体的研究要求和巨大的研究价值。人类学需要对人群文化进行深入理解,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的剖析。接着,他以论文写作为出发点,结合科学论文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人类学论文的写作方法,并针对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此外,庄教授从人类学的角度,讲解了论文的创新和改革。他提倡不拘泥于传统单一的学术文体,希望大家在论文中加入更多的情感元素。对此,他指出,“转换、穿梭、灵活”是论文的发展方向,复制性、效仿性的论文则不能瞒足文化的发展要求。他还提出了人类学诗学的概念,即将文学的形式渗透到人类学的思想和理论中。
什么是“不浪费的人类学”?庄教授解释道,不浪费的人类学是指深入人群研究,深刻理解人类生活,通过照片、影视等方式让更多人参与,不浪费所收集到的一切人类学资料,“拾起人类的情感”。
最后,庄教授介绍了人类学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理论与后现代批判性理论之间的交织和联系。他还以1989年在其导师林耀华先生家乡福建古田拍摄的人类学纪录片《端午节》为例,说明人类学影视和文字是不可代替的记录。他指出,文字与影像的融合更能体现人类的情感流露。讲座结束后,庄教授认真倾听并解答了在座师生的问题,并与之探讨了一系列与人类学相关学术问题。
据了解,庄孔韶是中国第一个民族学、人类学博士,担任中国民族学会、中国人类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三会理事,同时还是中国遗传学会国际伦理道德委员会委员和美国摄影师学会终身会员。(责任编辑 胡琪 谢音 见习编辑 毛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