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简介

湖北民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作为全校课程思政建设统筹机构,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理论提升与实践深化同步推进,牢牢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强化融合思政、田野思政、文化思政、数字思政、生态思政等,深层次挖掘课程思政内在规律,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手段方法,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全面提升学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中心实行“学校中心—学院(部)研究小组—基层教学组织研究团队”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定期沟通和研究信息报告制度、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制度、课程思政研究专项资助和优秀成果评选制度。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制定课程思政建设规划与标准,指导课程思政理论与政策研究、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课程思政培训、课程思政品牌建设、课程思政成果培育、课程思政教学督查评估等方面的工作,负责校内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评审和成果推荐。

中心围绕“文化浸润+数字赋能+共同体构建”,打造了“行走的课堂”“茶廉文化”等特色育人品牌。一是构建了一套学校课程思政体系。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形成覆盖全校所有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二是推出了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涵盖文、理、工、医、农、艺术、教育、经济等多个学科领域,为其他课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立项了一批课程思政教研专项,引导教师加强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深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三是开发了一批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组织教师编写了一批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为教师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情景模拟等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组织遴选了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重点展示课程思政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四是打造了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以“湖北名师工作室”为依托,打造了一批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的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五是开展了系列教研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红色研学等活动,将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教学。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建立了一批课程思政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平台。围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开展了系统研讨会、现场观摩、专题报告、教学展示等活动。六是形成了一批特色育人新品牌。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开展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实践活动,打造“民族团结”特色品牌。将茶文化与廉洁教育相结合,开展茶廉文化思政体验课,以茶道“精行俭德”精神诠释廉政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廉文化”思政教育品牌。组织学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传播正能量,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红石榴”特色育人品牌。